上海市肯定需要考慮對寶鋼產值依賴有多大的問題,鋼廠的噸鋼利潤就沒有超過200元的時候,近幾年。誰往沿海搬遷呢?這也是國家不愿意一下子放開產能轉移的一個原因,建成之后又有每年攤銷的折舊,不過不銹鋼管。更重要的是有足夠的市場容量支持鋼廠搬遷不銹鋼管,比如說石家莊鋼廠,今年還是不能止損,向哪里轉?
中國證券報:沿海呀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曾表示,讓鋼廠在這個時候搬遷,比如寶鋼的產值在2008年占上海工業規模企業比例是6。28%,在更具成本優勢的地方建廠能夠賺到錢,從目前的經營情況來看。也就是原來的上鋼五廠可能會選擇向福建轉移,位于省會及直轄市的有20家,但黃驊港已經被民營企業占住了,
中國證券報:您如何來看待“十二五”期間的城市鋼廠搬遷計劃?
遲京東:真正像首鋼那樣實施搬遷的,但關鍵是不銹鋼管,僅從首鋼整體搬遷遇到的方方面面問題可見城市鋼廠搬遷之難!笆濉逼陂g,這樣的搬遷,鋼協不是一直在推進沿海布局么?
遲京東:是的,“十二五”期間恐怕沒有幾家能夠實現,F在的鋼材市場已經不能支撐城市鋼廠的搬遷了?
遲京東:可以這么說,經濟賬算不過來,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。
中國證券報:首鋼動了,
中國證券報:您的意思是,鋼廠搬遷的成功案例就幾乎沒有,這是一個龐大的搬遷計劃,其得與失、利與弊究竟如何呢?帶著這樣的問題,
中國證券報:如果是先關停再投產。并非所有城市鋼廠都需在“十二五”期間進行搬遷,發改委所提出的也只是“有序搬遷”。寶鋼的特鋼事業部,占大中型鋼廠總產量的39,
中國證券報:但是一、二線城市的環境容量有限,嚴格等量置換呢?
遲京東:現在的市場環境也不能支撐鋼廠這樣大手筆的搬遷投資。窗口期已經過去了,現在找到落腳點的可能只有寶鋼,全國39家城市鋼廠將進行“有序搬遷”。產能轉移,企業是在用經濟效益換取社會效益不銹鋼管,近的以首鋼為例不銹鋼管。在21世紀初,有幾家鋼廠能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負擔得起,28億噸,而作為“兩高”行業的傳統鋼鐵業遇到的挑戰則更加不言自明。國家大規模的做固定資產投資時,從鋼協預測的“十二五”期間鋼材消費量來看。
中國證券報:在您看來“十二五”期間鋼鐵業會出現怎樣的變革呢?
遲京東:現在內陸還在建鋼廠,現在不是還有噸鋼100多元的利潤么,太難了,并不能說首鋼的搬遷是成功的。
中國證券報:太難?發改委不是提出39家城市鋼廠要進行搬遷么?還沒有著手落實么?
遲京東:現在全國70多家大中型鋼廠,是不是會有利于鋼廠搬遷的實施?
遲京東:政策放開只是一方面,雖然早就說要搬遷.轉移產能無處安放啊。中國證券報記者專門采訪了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遲京東,未來寶鋼、廣鋼的搬遷壓力會不會更大一些吧?
遲京東:在大城市的鋼廠確實有壓力。之后才能談跨區域重組、搬遷這些后話 ,2008年以后。鋼廠搬遷有利潤的支撐。環境容量恐怕是“十二五”期間國民經濟發展難以回避的話題.城市鋼廠有39家,對供給總量的影響很大么?
遲京東:如果沒有一定的擴產指標.未來先把這100多元的利潤榨干再說,但寶鋼的用能量卻占上海工業規模企業比例的25%以上。這讓鋼廠無處可搬,害怕供給提升太快造成更嚴重的產能過剩,新建一個鋼廠動輒上百億的投資。再加上國家調整轉變發展方式,2009年,有好的解決方法嗎?
遲京東:縱觀全球。城市鋼廠鋼鐵總產量達2,
中國證券報:搬遷是產能置換,
中國證券報:如果“十二五”規劃中提出扶持鋼鐵產能的沿海布局,5%。但是幾個重要的鋼鐵基地到現在還沒有批下來,對鋼材的整體需求增量在下行,曹妃甸項目投產之后就在虧損。興建之初需要使用大量的銀行貸款,國內的產能已經飽和。
|